為什么強調生孩子一定要趁早?那些過來人告訴你的真相!
即便我們常說試管是高齡求子的最后一根稻草,但試管也不是萬能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試管最怕無卵成胚,所以真的想要生一個屬于自己的孩子,就及早行動吧~前段時間陪好友(孕24周準媽媽)去醫院例行產檢,被檢查出妊娠糖尿病,看到結果那刻朋友一下慌了神,印象中肥胖才會導致糖尿病,而好友就算懷孕也還是身材纖細與肥胖完全不沾邊,醫生說是由于孕期血糖控制不理想導致的,后續要合理控制飲食,不要攝取高糖高熱量食物。
然后朋友回來就開啟了孕媽的“減肥控糖”模式,每日吃什么不能吃什么都遵循營養科開具的妊娠期糖尿病飲食指導表,就連平時最喜歡吃的葡萄也一顆未食,還時不時的要配合醫生監測血糖。終于在好友幾周的嚴格自律下,終于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妊娠糖尿病主要發生于年齡30歲以上人群,好友今年也剛步入30歲,而公司另一位同事25歲,從產檢到生子整個流程沒有遇到任何問題,未免感慨一句:生孩子還是要趁早。我們總在宣傳生孩子要趁早,試管也要趁早,有計劃就盡快行動,這不是一句空談,而是許許多多過來人寶媽親身經歷后道出的良言。前來平臺咨詢試管的客戶逐漸趨向年輕化,85后至95前成為試管主力軍。
飲食不健康、生活作息不規律、白天工作壓力緊逼,晚上自己一點獨處的時間就放肆熬夜成為常態,殊不知保溫杯里泡枸杞的佛系養生也只是心理安慰而已。曾經欠身體的這些債,到了時間身體會加倍討息要回來。隨之而來的痛經、閉經、卵巢早衰、內分泌失調、少精越來越明顯,而這些都是導致不孕不育的起因。
凍卵
還有許多職業女性考慮以工作為主,覺得到時候可以凍卵,但即便是凍卵,也是要趁卵子質量好的時候冷凍儲存最佳。如果在30歲前進行凍卵,冷凍卵子未來的活產率最高。但是據統計,女性進行凍卵的平均年齡大約在37歲,因為許多女性在年近四十或四十出頭的時候進行凍卵,其實這個時候卵巢已經衰退、卵子質量大不如前,而且在凍卵的過程中,要做好損失一些卵子的準備,你冷凍的卵子越多,就越有可能在未來成功生育——當然前提是卵子質量好。
最近的數據顯示,為了使生育一胎的成功率達到75%,一個34歲的女性需要冷凍10個卵子;37歲的女性需要冷凍20個;而42歲的女性需要冷凍60個才能達到同樣的成功率。
在凍卵的過程中,一些卵子會損失。例如,一個36歲的女性在促排卵操作之后可以產生15個卵子。但其中一些可能不夠成熟,因此不適合冷凍。一些卵子可能沒有解凍成功,從而變得無法受精,或無法達到囊胚期(適合胚胎移植的階段)。在凍卵程序結束的時候,可能只剩下4個能夠用來受孕的胚胎。用冷凍卵子得到的胚胎進行移植,出生率大約在19%,也就是說,即使有了4個胚胎,凍卵生育仍然有失敗的可能。
大齡生育面臨的困難
1、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生育能力低下
女性卵巢內的卵子是在母體內形成的,出生時卵子的數量有100萬~200萬個,年齡超過35歲的女性,不僅是卵子數量的下降,卵子的質量也有顯著的下降,因此生育能力明顯降低。
2、自然流產率上升,生出缺陷寶寶風險上升
女性的卵子由于受外界環境、自身疾病和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易出現細胞內染色體不分離、斷裂、易位等現象,從而導致胎兒的染色體異常。有數據顯示,高齡女性中小于35歲女性的自然流產率約為12%,而超過35歲的女性自然流產率上升到35%左右。如果染色體異常的胎兒繼續發育、出生,就會發生出生缺陷,患染色體疾病。
超過35歲的寶媽備孕成功后,前往醫院產檢,為了寶寶的健康醫生是一定要求做羊水穿刺的,因為35歲以上的孕婦發生21三體,18三體綜合征的風險率都比較高,做唐氏篩查已經不能明確這一部分孕婦發生胎兒染色體畸形的概率,必須要進一步做更高級別的檢查。而羊水穿刺就屬于更高級別的檢查,通過直接提取胎兒羊水,分析羊水中脫落細胞的DNA和染色體,以判斷孕婦是否存在有染色體疾病。
3、其他
到了一定年齡,女性子宮環境也不如以往,肚皮妊娠紋會較為明顯難修復,身體吸收營養新陳代謝等略緩慢因此更容易便秘,甚至嚴重會患痔瘡,產后盆骨肌能修復也緩慢,更容易像Elle和湯唯等明星一樣產后出現漏尿。還有很多大齡準媽媽都會心存顧慮,一方面是擔心自己能否健康地度過孕期,另一方面則是擔心孩子的健康。壓力過大,反而造成懷孕生子更加困難。
即便我們常說試管是高齡求子的最后一根稻草,但試管也不是萬能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試管最怕無卵成胚,所以真的想要生一個屬于自己的孩子,就及早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