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對試管嬰兒的成見,做最好的自己!
2017雞年春晚上,孫濤、閆學晶、劉儀偉出演的小品《真情永駐》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小品中孫濤、閆學晶扮演一對夫妻,結婚8年沒有生育,丈夫家祖祖輩輩一脈單傳,著急延續香火。
妻子卻因一次流產導致很難再孕,隱瞞著這個消息主動要求離婚……
小品剛演完,網友就炸開了鍋。
網友A
聽到那句“你們老孫家祖祖輩輩是單傳,要是在我這兒給你們家去了根,你回家怎么跟爸媽交代?”搞不懂了,合著男方家里有個皇位等著繼承?
還有網友評論:
網友B
孕婦做體力活流產不敢告訴丈夫,丈夫知道孩子沒保住就埋怨妻子不小心,妻子知道自己可能沒有生育能力就主動離婚,理由是對方幾代單傳一定會踢了她……只有我覺得這個邏輯讓人心寒嗎?
小品最后,夫妻倆冰釋前嫌,破鏡重圓,更重要的是,主持人劉儀偉還給他們指點了一條明路——“試管嬰兒”。
這算是央視在給試管嬰兒正名么?畢竟在我們的周圍人群中,對于試管嬰兒抱有偏見的人不在少數。
中國傳統文化根深蒂固,把不孕不育視作“家丑”而從不外揚,即便夫妻雙方去醫院檢查,也會遮遮掩掩、支支吾吾。
對于不孕不育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如果在一段可以接受的時間內,在進入懷孕的高齡階段前,經過治療,可以自然懷孕,則沒有必要采用試管嬰兒助孕治療。
簡單說,就是采用最適合的治療方式盡快達到懷孕的目的。但國內,很多病人卻不理解這個觀點,錯過了適宜的懷孕年齡,也在治療上花了很多冤枉錢。
為了讓更多人理解輔助生殖及試管嬰兒,我們用簡單的話語來闡述一些容易被忽視的真相:
01、32-35歲已經算生育大齡,超過37就是絕對高齡。
02、很多不孕不育的癥狀是治不好的,試管嬰兒可以跳過治療直接助孕。
03、人工授精絕對不是試管嬰兒,就像蔥油餅絕不是漢堡包,但他們都是輔助生殖技術的一種。
04、能人授的去做試管是多花錢,必須試管的而去做人授是浪費錢。
05、精子游的快,堿性體質,堿性食物,諸如此類說法能生男孩,都是扯蛋。
06、胚胎,精子和卵子都可以無限冷凍。換句話說,你的孩子甚至可能在一萬年后誕生(前提是如果那時候人類還在)。
07、試管嬰兒的本質是模擬人體環境使卵子受精,所以胚胎移植后懷孕的成功率超過自然懷孕率。
08、任何人說試管嬰兒成功率不高的人,根本不理解輔助生殖的意義,因為女性每個月經周期間平均懷孕幾率是33%。換句話說,在不避孕的情況下,3個月內才能成功懷孕一次,其余都會“流產”。
09、影響成功率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重要的因素,其實還是女方年齡,更準確的說,是女方的卵巢年齡。(有些女性生理年齡不大,但卵巢年齡很大)
10、第一代試管嬰兒僅能幫助由于生殖系統及身體原因導致不孕不育的女性。
11、第二代試管嬰兒能夠幫助由于生殖系統及身體原因導致不育的男性。
12、第三代試管嬰兒,尤其是采用了芯片或測序技術之后,可以使胎兒避免很多遺傳疾病,包括染色體疾病,單基因疾病。
13、遺傳和傳染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很多人竟然不知道。
14、全中國每年有100萬缺陷兒誕生,別驚訝,因為這里面也包括色盲,弱視,耳聾,并指等看似不那么嚴重的缺陷兒童。但不管如何,4年中誕生的缺陷兒總數相當于新西蘭的人口總數。
15、國內做試管嬰兒需要三證,即身份證,結婚證和準生證。國外則不需要。
16、如果你實在不知道如何區分第幾代試管嬰兒,請按照下面的關鍵字在醫院咨詢或查詢:
第一代試管嬰兒: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英文簡寫,IVF-ET
第二代試管嬰兒: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技術,英文簡寫,ICSI
第三代試管嬰兒: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英文簡寫,PGS;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英文簡寫,PGD。
17、試管嬰兒有極其嚴格的倫理約束,換句話說,任何克隆,胚胎試驗,雜交等行為都是違法,甚至反人類的。
以上17條,雖不能涵蓋與試管嬰兒有關的意義,僅希望以此讓更多人了解什么是試管嬰兒,從而改變對它的傲慢與偏見。
藝術來源于生活,小品所呈現的是當今社會的普遍問題。
如今,生活環境的改變與污染,感染性疾患升高與精神因素影響,以及婚育年齡普遍推遲,不孕癥的發病率逐年增加。WHO報告育齡夫婦的患病率8.3%~14.3%,我國平均10%,并有上升趨勢。以上海地區育齡人口估算,生育障礙夫婦可能超過10萬對,他們需要接受輔助生殖治療,才能實現為人父母的愿望。
春晚《真情永駐》小品其實在千千萬萬家庭真實上演著,試管嬰兒治療是一段特別的身心旅程,隱私的顧慮、胚胎的珍貴、精神和身體的負擔,旁人的不理解,都讓試管媽媽們獨自忍受著難言的心理壓力。
每個人都具有自己的獨立人格,是否結婚、是否生子,都由自己選擇、自我負責。
目前,全世界有超過500萬例試管嬰兒孩子出生,占美國新生兒出生數的1%,占歐洲新生兒出生數的1.5%,大眾對于“試管嬰兒”的認知、接受程度越來越高,畢竟,我們周圍很可能就有“試管嬰兒”同事、“試管嬰兒”朋友…